最新:深圳新增5例!
2025年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。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,广州103例,湛江39例,清远6例,深圳、珠海各5例,中山4例,惠州3例,韶关、东莞各2例,汕头、江门、阳江、潮州、揭阳、云浮各1
2025年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。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,广州103例,湛江39例,清远6例,深圳、珠海各5例,中山4例,惠州3例,韶关、东莞各2例,汕头、江门、阳江、潮州、揭阳、云浮各1
连日来,佛山、武汉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,相关话题冲上热搜。立秋后,杭州持续出现35℃以上的高温天,尤其适合蚊子繁殖。杭州所在的浙江省,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I类地区,属于高风险区域,存在输入性疫情和本土蚊媒传染病发生的风险。江苏省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
其中本地病例157例,分布在广州48例,云浮45例,中山21例,佛山18例,潮州9例,深圳、肇庆各5例,东莞4例,汕头、清远各1例;
这不是个案。最近几年,基孔肯雅热这个原本“离我们很远”的名字,正在悄悄靠近。2024年,广东、云南、海南等地就报告了多起本地病例。
昨天(8月10日),广东省疾控局发布通告,2025年8月3日0时—9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。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,广州103例,湛江39例,清远6例,深圳、珠海各5例,中山4例,惠州3例,韶关、东莞各2例,汕
最近,有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叫基孔肯雅热,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。别看名字挺绕,防范起来没那么难。
基孔肯雅热经伊蚊叮咬传播,而伊蚊则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,产生幼虫。惠州市卫生健康局提醒大家,预防基孔肯雅热需要全民齐参与,践行“防蚊灭蚊七招工作法”清除蚊媒孳生。请市民朋友一起动手,家家户户点蚊香、挂蚊帐、装纱窗、清积水、清垃圾,人人出门涂驱蚊水,一早
连日来,佛山、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,相关话题冲上热搜。据《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(2025年版)》,周口所在的河南省,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。
最近,有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叫基孔肯雅热,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。别看名字挺绕,防范起来没那么难。
8月10日,广东省疾控局发布通告,2025年8月3日0时—9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。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,广州103例,湛江39例,清远6例,深圳、珠海各5例,中山4例,惠州3例,韶关、东莞各2例,汕头、江门
近来,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引发关注,夏季高温湿热蚊虫增多,增加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风险,不少地方开展了蚊虫等病媒的消杀工作。不久前,海南省爱卫办出台了《海南省各类场所常见媒介伊蚊孳生地处理工作要点》(下称《要点》),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加强病媒防控。记者8月7
近期武汉并没有新冠疫情相关的最新情况,但存在蚊媒传染病的相关疫情。以下是具体信息:
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、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: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。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。因此,翻盆倒罐清积水,特别是清理各类小型容器积水,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基础。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清积水、灭成
广东省疾控局发布通告:2025年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。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,广州103例,湛江39例,清远6例,深圳、珠海各5例,中山4例,惠州3例,韶关、东莞各2例,汕头、江门、阳江
地质灾害的滞后性是指强降雨或持续降水结束后,由于土壤、岩体长时间吸水饱和,导致山体滑坡、崩塌等灾害,可能在雨停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;
朋友们,你敢相信吗?为了灭蚊,科学家真的在"放蚊子吃蚊子"。截至7月31日,广东佛山已累计确诊6000多例基孔肯雅热。这种由白蚊、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,让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蚊虫威胁。
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、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: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。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。因此,翻盆倒罐清积水,特别是清理各类小型容器积水,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基础。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清积水、灭成
近期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需要警惕——基孔肯雅热。它虽然名字拗口,但其典型的“剧烈关节痛”和可能的长期影响却值得重视,了解它的特点、症状及预防方法,能帮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。
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身上有黑白花纹的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,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。
近日,“佛山释放不咬人蚊子捕食咬人蚊子”的话题登上热搜,引发大众关注。在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,中山大学蚊子工厂的这一举措,为阻断病毒传播带来了新的希望,也让关于生物手段防疫的讨论再度升温。